全球蔓延的德尔塔为何导致重症率升高?专家对此是如何解读的?
〖壹〗、这次的德尔塔病毒比以前更凶猛,载量更大 ,如果不是注射疫苗,国家严格把关,任其泛滥 ,疫情早就蔓延到整个国家了,我们很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有爱的国家,才使我们绝大多数人免于这场劫难。无症状感染者 ,这是在感染者没有被确诊之前的说法 。身体没有症状,核酸检测阳性的感染者。
〖贰〗、德尔塔毒株已经蔓延了很多个城市了,那么它的传播效果是非常的强的 ,潜伏期是1到3天。
〖叁〗 、德尔塔毒株的传染性和传播能力显著增强,尤其是潜伏期或传代间隔缩短 。短短10天就传播了五六代,病毒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感染样本的PCR检测结果显示病毒载量显著增加。这种变异毒株的传播能力是以前毒株的两倍 ,比英国发现的毒株高出40%以上 。
〖肆〗、因此,需要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数据,如氧气和呼吸机的使用、病亡率等,以全面了解该毒株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近来观察到的住院风险降低 ,也可能与部分人群通过新冠疫苗或先前感染已获得的免疫力有关。
〖伍〗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力比“德尔塔”高35% 南开大学专家团队通过大数据建模发现:“奥密克戎 ”毒株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的潜伏期和传染期相近,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传染力比此前引起大范围感染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 ”高35%左右 。
〖陆〗、疫情已经在全球蔓延许久,随着人们对病毒的顽强抵抗 ,终于将奥密克戎病毒逐渐压制,而这种病毒导致的住院率以及重症率等也都在逐渐下降,这是一大喜事。
新冠病毒又有变异新毒株:比德尔塔还可怕
〖壹〗、专家认为 ,该毒株可能很难被针对阿尔法或德尔塔毒株产生的抗体所识别,从而增强了其免疫逃避能力。综上所述,新冠病毒的变异新毒株B.529确实具有令人担忧的特性 ,尤其是其高度的刺突蛋白突变和可能的免疫逃避能力 。这进一步强调了全球合作和加强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贰〗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病毒学家汤姆·皮科克博士表示,该新变异毒株的突变情况“非常可怕”。他认为该毒株可能比之前所有新冠变异毒株都要严重,包括德尔塔毒株。可能的起源与进化:有研究表明 ,该新毒株可能是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体内,如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慢性感染期间进化而来的 。
〖叁〗、拉姆达是一个新冠变异毒株。与原始版本相比,其具有高度传染性,并有抗原变异 ,而且可能逃避中和抗体,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有分析认为,按照近来的传播趋势 ,拉姆达有可能取代德尔塔,成为下一阶段全球流行的优势毒株 。
〖肆〗、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当地时间11月29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采访时表示,近来没有迹象表明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比以前版本的变异毒株更危险 ,但仍需南非官员提供更多信息以进行深入分析。福奇表示,南非的科学家正在迅速确定该变异毒株的传染性和危险性。
〖伍〗 、新冠变种毒株是新冠病毒的变异形态,主要包括阿尔法、贝塔、伽马 、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等毒株 。以下是关于这些变种毒株的简要介绍:阿尔法毒株: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 ,增加了病毒的传播速度和传染力。在社区传播中表现出极高的风险,曾导致多个国家的疫情反弹。
〖陆〗、综上所述,虽然奥密克戎毒株在传播速度和免疫逃逸能力方面可能表现出比德尔塔毒株更强的特性 ,但在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尚需更多数据来确定 。因此,不能简单地断言奥密克戎毒株比德尔塔毒株更“凶猛”。在面对新冠病毒变异株时,保持警惕、加强防控措施、积极接种疫苗仍然至关重要。
新冠新毒株EG.5在美流行世卫称需留意的变异株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EG.5已成为美国当前最流行的毒株,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 ” ,但专家认为它不会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以下是关于EG.5的详细解EG.5的身份:EG.5是奥密克戎家族的一员,与XBB.16等毒株有相似之处。它的变化相对有限,不像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那样的重大变异。
新冠新变异体eg.5被who列入新冠变异体观察名单 ,eg.5是,eg.5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亚变异株XBB.2的“后代”,于今年2月17日首次被发现。8月9日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冠病毒变异株EG.5从“需要监测 ”变种提升为“需要留意”变种 。该变异株的流行率一直在稳步上升。
这种毒株最早在哥伦比亚被发现,最近由南美洲蔓延至美国 ,在欧洲属于罕见病例。据路透社8月9日报道,比利时一家养老院的7名老人在接种过新冠疫苗后,仍于上周感染一种新冠变异病毒毒株死亡 。这一毒株尚未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希腊字母命名 ,欧洲疾控部门将它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新冠毒株。
据世界卫生组织8月31日发布的全球疫情周报显示,世卫组织将新冠变异病毒B.621命名为缪毒株,并将其列为“需要留意 ”的变异株。这一级别虽然低于德尔塔毒株所属的“需要关注”级别,但仍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缪毒株最早于今年1月在哥伦比亚被发现 ,近来已占该国确诊病例的39%。
专家解读XBB会不会导致二次感染
专家称XBB传播速度可能更快,XBB 、BQ.BQ.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因此 ,造成的病毒传播速度可能比之前更快 。
它能更有效地与人体细胞结合,增加了二次感染的风险。疫苗和群体免疫可能对它产生的保护作用较弱,即使接种疫苗和感染过其他变体 ,也可能对XBB.5缺乏有效保护。二次感染XBB.5通常症状较轻,但特定人群风险较大:对于免疫力正常的人来说,二次感染风险相对较低 ,症状通常轻微 。
XBB毒株通常不会导致更严重的腹泻,且有可能导致二次感染。关于XBB毒株是否会导致腹泻: 腹泻、恶心等胃肠道反应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之一。 近来没有权威信息表明XBB毒株比过去的毒株更危险,也没有证据表明其会引发更严重的腹泻。关于XBB毒株是否会导致二次感染: 有可能导致二次感染 。
XBB不会再度暴击中国。以下是专家解读: 免疫屏障的影响:疫苗接种与本轮BA.2/BF.7感染所诱导的T细胞应答和抗体应已经形成了对后续XBB流行的免疫屏障。上海市新发再现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徐建青表示 ,XBB.1及其变种XBB.5不会比Omicron BA.2造成更大震荡 。
过感染xbb5或许会出现腹泻拉肚子的情况,但腹泻出现的概率不足10%。同时并非只有感染xbb5才会拉肚子,感染其他变异毒株都有可能出现腹泻的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胃肠炎、腹泻来讲,蒙脱石散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取 。但必须注意 ,如果只是单纯大便次数变多,则没必要使用,随意使用 ,有可能会引起便秘。
尽管二次感染一般有一段间隔期,且同一毒株的再次感染概率极低,但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增强意味着它可能更容易突破之前感染或疫苗接种所建立的免疫屏障 ,从而增加再次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